家鄉網
云南人物
- 嚴清
- 云南后衛人。嘉靖進士。授富順知縣。廉潔奉公,治聲大起。入為工部主事,歷郎中。監作北京外城,修九陵,吏不牟私。后歷官保定知府、陜西參政。四川右布政使,并以清望著稱。隆慶二年(1568)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僚吏憚其風采,相率磨練名節品行。萬歷時,官至刑部尚書。張居正執政,尚書不佞附者獨清。籍馮保家,得廷臣饋遺冊,無清名。后為吏部尚書,自丞佑以下皆親署,無一幸進者。卒,贈太子太保,謚恭肅。
-
王人文(1863-1941)
- 云南大理人。清同治二年生。1883年癸未科進士。歷任貴州湄潭、貴筑、開泰縣知事,廣西南寧平樂府、奉城錦州府知府,廣西桂平梧道,廣東按察使、提學使,陜西布政使,四川布政使,護理四川總督,川滇邊務大臣。1912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同年4月,任川滇宣慰使。1913年當選為參議院議員。后脫離國民黨。國會解散后,離開北京。國會重開,遂入京,仍任參議院議員。1922年第二次恢復國會時仍任參議院議員。1941后逝世。
-
楊杰(1889-1949)
- 云南大理人。清光緒十四年生。1905年中學畢業,考入昆明云南陸軍武備學堂。1911年春,被選送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期炮兵科。參加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回國參加革命,在武昌被推任北伐聯軍總務部次長,不久又回日本續學。1913年畢業回國。1915年12月,任護國軍第三軍第三梯團第五混成支隊支隊長。后任第四軍參謀長兼第一縱隊司令,轉戰川東。討袁結束后,授陸軍中將。1920年入日本陸軍大學。1924年回國,去沈陽張作霖部任上校參謀。后歷任國民軍第三軍參謀長、河南軍官教育團教育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總參議、第六軍第七師師長、第六副軍長、第六軍軍長。1927年北伐軍克復南京,任總司令部淮南行營主任兼總預備隊指揮官。同年8月第六軍番號改為第十八軍,任軍長。先后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總司令部總參謀長、洛陽行營主任兼第十軍軍長、長江要塞總司令。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任第二炮兵集團指揮官,旋調任總司令部總參謀長。1931年11月,當選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1932年1月,任陸軍大學校長。其后蔣介石自任校長,改任教育長。1933年初,任軍政委員會北平分會參謀長、第八軍團總指揮。1934年秋,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次長,兼陸大教育長,并兼任防空委員會主任等職。1935年4月,授陸軍中將;11月任國民黨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1938年5月,任駐蘇聯大使。1940年4月離任。返國后,任中央訓練團教官。1944年任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赴美英等國,考察軍事設施,年底加國,住昆明。1945年5月,任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抗戰勝利,住重慶;同年與譚平山等組織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1947年5月,任國民政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48年當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同年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6月,被邀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表。未及參加會議,于同年9月19日在香港寓所被暗殺身亡。
-
周保中(1902-1964)
- 云南大理白族人。1917年入滇軍當兵,歷任排長、連長,國民革命軍第六軍營長、團長、副師長。參加北伐戰爭、抗日游擊戰爭。歷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軍長、中共東北委員會書記。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吉林軍區司令員。全國解放后,歷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員會政治委員會主任。1955年榮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
周鐘岳(1876-1955)
- 劍川人。白族。清末舉人。早年留學日本?;貒?,任云南兩級師范學堂教務長。辛亥革命后,任云南都督府秘書長、教育司司長、滇中觀察使。1913年后隨蔡鍔赴北京。護國運動期間,任四川督軍署秘書長。1919年后署理云南省省長??谷諔馉帟r期,任國民黨政府內政部部長、考試院副院長。建國后,任云南省文史館館員。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
李宗黃(1888-1978)
- 鶴慶人。保定軍校第一期畢業。1911年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時為督戰參謀。參加了護國運動。曾任云南都督府參謀處處長、廣東革命政府交通部次長、駐粵滇軍第二軍參謀長。參加了東征。1924年后,歷任廣東江防司令、駐粵滇軍第二混成旅旅長。1945年后任云南省政府代主席、國民黨云南省黨部主任委員。1949年去臺灣,后任“總統府”國策顧問。
-
楊希閔(1886-1967)
- 賓川人。先后畢業于云南講武堂和江西講武堂。曾任贛軍第三旅參謀,滇軍團、旅長。1913年參加湖口反袁起義。1915年參加云南護國戰爭。1922年擁護孫中山。后任滇軍總指揮、中央直轄滇軍總司令。曾聯合桂軍劉震寰、沈鴻英部入粵討伐陳炯明。1923年后任建國滇軍總司令。1925年與劉震寰發動叛亂,被擊敗,逃往香港。后隱居紹興、昆明。建國后,任云南省政協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
趙鎔(1902-1992)
- 賓川人。1926年入朱德創辦的南昌軍官教育團學習。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江西從事農民運動和黨的秘密工作。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第十二軍經理部科長、第九軍團供給部部長、第四方面軍供給學校校長、第三十二軍供給部部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后,任八路軍一二0師供給部副部長,冀熱察挺進軍供給部部長,晉察冀軍區供給部部長、兵站部政委,華北軍區后勤運輸部政委。參加了察南綏東、平津等戰役。建國后,任華北軍區后勤部副部長。是第三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
朱家民
- 曲靖人。萬歷三十年(1606),由鄉舉任涪州知州。天啟二年(1622)任貴陽知府。奉王三善命,借兵解貴陽圍。撫傷殘,招流移,寬徭役,遠近悅服。升安普監軍副使、右參政。崇禎時,就遷至左布政使,致仕歸,卒。
-
唐繼堯(1883-1927)
- 字螢庚,別號東大陸主人。會澤人。清癢生。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同盟會員。1909年回滇后歷任清陸軍督練公所參謀處提調、陸軍講武堂教官、臨督、新軍管長。1912年率軍北伐,任貴州都督,次年調任云南都督。1915年與蔡鍔等通電全國反對袁世凱稱帝,任護國都督兼第三軍總司令。1917年護法運動中任靖國聯軍總司令、元帥。1922年創建東陸大學。1927年2月部將胡若愚、龍云、張汝驥、李選廷等發動兵變,改組省政府。5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園通山?!C
-
胡若愚(1894-1949)
- 云南羅平縣人。國民黨陸軍中將。歷任滇軍連長、營長,護國軍團長、旅長,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九軍軍長及蒙自鎮守使、云南省務委員會主席??谷諔馉帟r期任第五戰區參謀長、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第二組組長及蘭州軍官預備學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第十一兵團副司令、縱隊司令。1949年11月在廣西被人民解放軍擊斃。
-
耿廷箓(?-1645)
- 臨安河西(今云南通海西北)人。由鄉舉知耀州。有能聲,升山西僉事,改監宣府軍。福王立,加太仆少卿,監沙定洲軍。后聞李定國攻占臨安,過河西。投水死。
-
聶耳(1912-1935)
- 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
-
王元翰
- 云南寧州(今云南華寧)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進士。選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意氣陵厲,以諫諍自任。居諫官四年,力持公允,貶刑部檢校。再貶湖廣按察知事。天啟初,累升為刑部主事。被魏忠賢黨彈劾,革職。莊烈帝即位,將召用,被尚書王永光所阻。乃流寓南都,十年不歸,卒。
-
李恢(?-231)
- 建寧俞元(今云南澄江)人。劉璋時為郡督郵,后投奔劉備,任功曹書佐主簿。蜀后主時期,率軍以計破建寧夷,封漢興亭侯。歷為建寧、漢中太守。
-
趙士麟(1629-1699)
- 云南河陽(今澄江)人??滴醭跄赀M士。歷官至左副都御史、浙江巡撫、兵部督捕侍郎。上疏建議臺灣改郡縣如內地,被采納。在浙江減駐防旗兵“印子錢”利息,嚴治豪右衙蠹,疏浚河道,禁革規費。深得民心??滴跞吣曜?。
-
劉志漢(1914-2004)
- 易門人。1936年赴蘇聯中央軍校學習。1937年回國。后任中共中央社會部電臺臺長、機要科科長,第四野戰軍司令部二局室主任。建國后,任國務院副秘書長。
-
朱嶟(?—1862)
- 云南通海人。嘉慶進士。官歷內閣學士,兵、吏、戶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署兵、禮二部尚書。道光二十六年(1846)上疏論幣制、物價,主張因地制宜,銀錢兼用,隨時變通。同治元年卒。
-
范石生(1887-1939)
- 國民黨陸軍上將。云南河西縣小街鄉(今峨山彝族自治縣小街鎮)人。歷任護國軍炮兵團長、靖國軍少將參議、駐粵滇軍第二軍長兼江防司令。北伐軍興,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六軍軍長,因掩護朱德,為蔣介石所忌,所部被改編為第五十一師,任師長。其后請辭回滇,在昆明遇刺身亡。
-
龍云(1884-1962)
- 原名登云。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云南昭通炎山彝族人。滇軍主要將領。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統治云南十八年之久,后來支持民主運動,脫離國民黨。新中國誕生,被委任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
盧漢(1895-1974)
- 原名盧邦漢。云南昭通炎山彝族人。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1911年投入滇軍,歷任總司令、省主席、綏靖公署主任。1949年率部起義。解放后,任云南人民軍事委員會主任。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
-
龍澤匯(1910-1991)
- 云南昭通人。彝族。國民黨中央軍校第八期畢業。曾任國民黨政府軍第九十三軍師長、軍長。1949年在云南率部隨盧漢起義。后任云南軍區副軍長,云南省林業廳廳長,云南省第三至五屆政協副主席,云南省第六、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是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
王成恩(1912-)
- 外科學家。昭通人。1941年畢業于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同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建國后,歷任嶺南大學醫學院,中山醫學院教授,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對泌尿外科、肝膽外科造詣較深。1983年采用生理性肝去動脈化加肝動脈插管化療的方法治療肝癌,取得了較顯著的療效。
-
曾澤生(1902-1973)
- 滇軍主要將領之一。云南永善縣大興鎮人。擔任過第六十軍中將軍長,兼第一兵團副司令。1948年10月在長春率全軍官兵起義。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國防委員會委員,并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勛章。
-
程含章(?—1832)
- 云南景東人。乾隆末年舉人。歷官知縣、知府至巡撫,任經廣東、山東、江西。道光二年(1822)上疏論河南先務在治河。兩年后署工部侍郎,治理直隸水利。認為畿輔水害根源在于永定、子牙二河筑堤致淤,主張疏浚各河、淀,以導為主。道光十二年卒。
馬震武(1895-1961)- 云南他郎(今墨江)人?;刈?。原伊斯蘭教哲赫忍耶沙溝門宦世襲教主。曾任國民黨政府蒙藏委員會委員,甘肅省政府委員、顧問。建國后,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民委委員,西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寧夏省人民政府委員,中國伊斯蘭教協會第一、二屆副主任。
-
楊永斌(?-1740)
- 云南昆明人??滴踔衅谂e人。歷官知縣至巡撫署總督,經貴州,兩廣、湖廣、江蘇諸省。雍正初年,協助鄂爾泰處置西南土司各部,頗有建樹。請免廣東漁課、埠稅、粵海關陋規,修筑江蘇沿海塘壩,改土為石,開塘內河,皆得準行。乾隆五年卒。
-
趙光
- 云南昆明人。嘉慶進士。歷官御史,給事中,內閣學士,兵、戶部侍郎,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咸豐帝即位,上疏論時政,請整飭吏治、軍事、海防、保甲及倉庫錢糧。曾督辦京師五城團防事宜。
-
何桂清(1816—1861)
- 云南昆明人。道光進士。歷官至內閣學士,兵、戶部侍郎。太平天國運動起,上疏論兵事,得咸豐帝信任,先后出任浙江巡撫、兩江總督。參與同英美改訂稅則及通商章程談判,與太平軍戰于徽州、寧國,督理軍餉于常州。咸豐十年(1860)屢戰敗,棄常州逃往上海。被劾革職,同治元年棄市。
-
繆云臺(1894-1988)
- 愛國民主人士。昆明人。云南高等學堂畢業。1919年畢業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礦冶系。曾任云南錫務公司總經理、國民黨云南省政府委員兼農礦廳廳長、云南省勸業銀行經理、云南富滇新銀行行長、云南錫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云南省經濟委員會主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6年參加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商會議。后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政務委員、處理美援救濟物資委員會主任委員。1950年由香港赴美國。1979年回國后,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
高兆蘭(1914-1999)
- 教授。昆明人。女。1936年獲嶺南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美國密歇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貒?,曾任嶺南大學教授。建國后,歷任中山大學教授、激光光學與光譜學研究室主任。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專于光譜學、光學。是物理學家馮秉銓教授的夫人。
-
張銳(1920-2016)
- 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昆明人。重慶國立音樂學院肄業。曾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45年參加新四軍。曾任蘇中軍區前線劇團教員、華東軍區文工團音樂股股長。參加了蘇中、淮海等戰役。建國后,歷任華東軍區解放軍藝術劇院音樂部副主任,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藝術指導、前線歌劇團團長。演奏的曲目有《二泉映月》、《蝴蝶泉》。作品有大合唱《楊根思》、歌劇《紅霞》、《張銳二胡練習曲》等。
-
邱鐘惠(1935-)
- 女子乒乓球運動員,運動健將。昆明人。1953年入國家隊。歷任國家女子乒乓球隊教練、中國乒乓球協會副主席。曾五次獲全國乒乓球比賽單打冠軍。是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七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團體第三名和第二十六屆女子團體亞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并獲第二十五屆單打、女子雙打(與孫梅英合作)第三名和第二十六屆單打冠軍、女子雙打(與孫梅英合作)亞軍。
-
王任求(630-674)
- 任唐河東州刺史,咸亨三年(672年)助唐軍平陽瓜州刺史蒙儉有功,治州有績。
-
鄭和(1371-1435)
- 原姓馬,賜姓鄭,名三保?;刈?。云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明航海家。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先后七下西洋,歷時28年,遍歷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溝通了中西海上交通。較之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早半個多世紀。
-
李因培(?-1766)
- 云南晉寧人。乾隆前期進士。歷官翰林院侍講學士,署刑部侍郎兼順天府尹,湖北、湖南巡撫。先后出任山東、江蘇、浙江學政。屢坐罪被貶。乾隆三十一年坐倉庫虧缺,賜自盡。
-
胡瑛(1889-1961)
- 國民黨陸軍上將。云南省州(今云縣)茂蘭鎮大丙邊村人。曾參加過辛亥革命、護國、護法等戰役。歷任靖國湘軍第三路總司令、黔軍總指揮、援桂聯軍第五路軍總司令、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軍長、代理云南省政府主席、“總統國策顧問”等職。在滇、黔軍中有儒將之稱?!C
-
趙錫光(1901-1955)
- 云南保山人。1921年畢業于云南陸軍講武堂。參加了北伐戰爭。后任國民黨政府軍師長、軍長,第二十八集團軍副司令,第八戰區政治部主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第四十二軍軍長,南疆警備區司令兼整編第四十二師師長。1949年9月在新疆率部起義。后任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副司令員兼第九軍軍長,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
杜文秀(1828-1872)
- 云南永昌(府治今保山)人?;刈?。咸豐六年(1856年)在蒙化率回民并聯合漢、白彝等族人民起義,建立政權,被推為總統兵馬大元帥,曾攻占云南50余城。同治十一年(1872年)清軍圍大理,12月大理將陷時,他服毒投清營,被殺害。
-
魯道源(1900-1985)
- 云南昌寧縣人。國民黨陸軍中將。云南講武堂第十三期步兵科。歷任唐繼堯部近衛第四團中尉排長、營長,朱旭師團長、少將旅長,第十三路總指揮??谷諔馉帟r期,歷任第一八三師師長、第十一師師長,以功蔣介石特頒發華胄榮譽獎章。他參加了第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反攻常德,長衡會戰,南昌會戰,湘北九嶺戰役,贛北、贛江諸戰役,迭著戰績。這是他一生歷史光榮的一頁。1945年9月14日,魯道源代表第九戰區司令長官、第五受降區受降主官薛岳,接受日軍南昌、九江地區第十一軍司令官笠原幸雄的投降。1949年淮海、平津戰役后,逃入越南,1952年經越南到香港轉臺灣。
-
朱家璧(1910-1992)
- 龍陵人。1933年畢業于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八期。曾任滇軍連長。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被派回滇軍做黨的秘密工作。1948年領導滇東南西山、圭山起義。參與創建云南人民討蔣自救軍和滇南游擊根據地,任自救軍第一縱隊司令員、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副司令員。參加了滇南戰役。1950年后,任云南省公安廳廳長、軍參謀長。1954年畢業于軍事學院。后歷任云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云南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第五屆政協主席。1964年晉為少將。
-
艾思奇(1910-1966)
- 哲學家。云南騰越(今騰沖)人。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回國。1933年參加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后任上?!蹲x書生活》雜志編輯。1933年至1934年發表《大眾哲學》,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起了啟蒙作用。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到延安后,任抗大主任教員、馬列學院哲學教員,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中央研究院文化思想研究室主任,延安《解放日報》副總編輯,《中國文化》雜志主編。建國后,歷任中共中央馬列學院哲學教研室主任兼北京大學教授,中共中央高級黨校哲學教研室主任、副校長,中國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是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
木鈞(1932-)
- 麗江人。納西族。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畢業于云南大學物理系。1960年至1965年在蘇聯莫斯科聯合核子研究所工作?;貒?,歷任云南大學副教授、物理系副主任。八十年代參加中日合作西藏甘巴拉山乳膠室宇宙線研究。
-
和志強(1934-2007)
- 麗江人。納西族。1956年畢業于重慶大學地質系。歷任云南省地質局副總工程師、副局長,云南省副省長,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云南省省長。
-
楚圖南(1899-1994)
- 云南文山人。1923年畢業于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史地系。曾在安徽、山東、河南等地中學任教。后任暨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教授,云南大學教授、系主任。1943年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是民盟云南省支部負責人之一。1946年任上海法學院教授。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主任、文教部部長,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外友好協會會長、對外文化聯絡委員會副主任,民盟第三、四屆中央副主席,民盟第五屆中央代主席、主席和名譽主席,第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有散文集《刁斗集》、《荷戈集》,譯有[美]惠特曼詩集《草葉集選》、[德]威爾布《希臘的神話和傳說》、[俄]涅克拉索夫長詩《在俄羅斯誰能快樂而自由》等。
-
柯仲平(1902-1964)
- 詩人。云南寶寧(今廣南)人。北京政法大學肄業。1926年到上海,在創造社出版部、狂飆社出版部工作,并在建設大學任教。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上海工人糾察隊總部秘書、聯合會糾察部秘書。1937年到延安,參與倡導街頭詩。曾任陜甘寧邊區民眾劇團團長,陜甘寧邊區文化協會副主任、主任。建國后,歷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文教委員會副主任兼西北藝術學院院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是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
-
黎天才(1865-1927)
- 云南丘北黎家莊人。彝族。1882年投身清軍,在中法戰爭攻克諒山戰役中功勛卓著。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后,黎率兵于吳淞起義,推舉為吳淞軍政分府水陸軍統領,11月率軍光復南京。
-
馬堅(1906-1978)
- 教授。云南個舊人。字子實?;刈?。1929年入上海伊斯蘭學校學阿拉伯文。1931年赴埃及,先后在開羅愛資哈爾大學和達爾·艾勒·歐魯米學院學習。1939年回國。曾主編《清真鐸報》,并從事《古蘭經》及阿拉伯文著作的翻譯。1945年任云南大學教授。1946年后,任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1949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阿拉伯語教研室主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常務委員。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專于阿拉伯歷史、宗教和哲學的研究。著有《中國回教概論》、《穆罕默德的寶劍》,譯有《古蘭經》、《伊斯蘭哲學史》,主編有《阿拉伯語漢語辭典》。
-
楊繩武(?-1642)
- 云南彌勒人。由庶吉士改授御史。崇禎時十一年(1638)因楊嗣昌推薦,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后命總督遼東、寧遠諸軍,出關救松、錦。卒官,贈兵部尚書。
-
熊慶來(1893-1969)
- 數學家、教育家。彌勒人。早年留學比利時、英、法等國。1933年獲法國巴黎大學國家理科博士學位。曾創辦南京東南大學數學系和清華大學數學系。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學校長。1949年赴巴黎參加聯合國教科文會議,后留巴黎從事數學研究工作。1957年回國。后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函數論的研究和教學工作。是最早把近代數學引進中國的人,為國家培育了大批數學界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在無窮級整函數及亞純函數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對無窮級所下的定義,國際上被稱為熊氏無窮級。
-
龍濟光(1876-1925)
- 字子誠,一作紫丞。彝族。云南蒙自縣人。1903年任邊防軍濟字營統領,鎮壓了反清運動百色地區游勇韋尚、林西東南游勇容有元等。以功升為廣西右江道。1907年鎮壓孫中山、黃興領導的鎮南關起義,提廣西提督。1913年8月袁世凱任命龍濟光為廣東都督。1917年護法戰爭開始,段祺瑞政府任命為“兩廣巡閱使”。1921年北洋政府免去龍濟光兩廣巡閱使職務,入將軍府為將軍。
-
楊增新(1864-1928)
- 云南蒙自人。清同治三年生。1889年戊子科舉人。1890年庚寅進士。先后在京城任小官員,不久奉派甘肅,任天水縣知事,后任甘肅河州(今臨夏)道尹州官,嗣調任甘肅陸軍學堂提學使兼學堂總辦、高等學堂監督。1908年清政府任為新疆阿克蘇道尹。1911年赴新疆履職,路經哈密時適逢武昌起義,被袁大化升為新疆臬臺兼鎖(巴里坤)迪(烏魯木齊)道尹,并要他在省城招募五營回兵,任為兼任統領。1912年4月署新疆布政使;5月任新疆都督兼民政長。1914年5月,新疆民政長改巡按使;6月都督改將軍,仍繼續留任。1916年7月,新疆將軍改督軍,巡按使改省長,復繼任。1925年1月,新疆督軍改都督,仍繼任督辦兼省長;2月任善后會議會員。1928年6月,國民政府任命為新疆省政府主席;同年7月7日被部下刺殺。
-
吳永安(?-1893)
- 云南廣西州(今瀘西)人。岑毓英部將,從征云南回民起事??顺谓?、館驛,賜號“額特和巴圖魯”,累官至提督。中法戰爭時,參加宣光、臨洮諸役,取嘉峪關,屢戰勝。先后署云南昭通鎮、補鶴麗鎮總兵。光緒十九年卒。
-
張沖(1900-1980)
- 政治活動家。云南廣西(今瀘西)人。彝族。曾任滇軍師長,國民黨政府第六十軍副軍長、新三軍軍長、滇西第二路軍總指揮。1946年赴延安。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任東北民主聯軍高級參議、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建國后,歷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涼山臨時軍政委員會主席、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云南省副省長、云南省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
包見捷
- 云南臨安衛(今云南建水)人。萬歷十七年(1589)進士。歷官戶科給事中、都給事中。時中外爭礦稅者約百十疏,見捷言尤多,帝懷恨。又率司官極論礦稅,乃貶貴州布政司都事。托病辭官歸。后起任,累官吏部右侍郎。卒官。
-
胡平表
- 云南臨安(今云南建水)人。萬歷中鄉舉。歷忠州判官。天啟初,因請土官秦良玉發兵討樊龍功。歷任四川監軍僉事、貴州右參議。數有戰功。崇禎初,因總督張鶴推薦,升右參政,歷貴州布政使。四年(1631)考查官吏,落職,又因楊嗣昌推薦,詔以武昌通判監標下軍事。嗣昌卒,他亦罷官歸。
-
龍在田
- 石屏州(今云南石屏)土官舍人。天啟中,征討安效良、張世臣等有功,升坐營都司。崇禎時,率部擊“賊”于湖廣、河南,屢有功,累升至都督同知。后歸鄉里,卒于家。
-
楊桂森(?-?)
- 云南石屏人。1799年進士。由翰林授知縣。1810年補彰化知縣。1812年兼署北路理番同知兼鹿港海防同知。1811年集紳民,捐資14萬,易彰化故竹城以磚城,1815年告成。復建寨于八卦山上,名曰定軍。自義倉、書院、春秋釋奠,禮樂之器,莫不以次修舉。道光初捐建鐘毓社祠,以母年老,回籍終養。去后民思其德,入祀本邑名宦祠。
-
刀棟庭(1901-1983)
- 云南車里(今景洪)人。傣族。曾任猛罕土司、攝政西雙版納宣慰使。建國后,歷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副州長,云南省民委副主任、省第四屆政協副主任。
-
刀世勛(1928-)
- 云南車里(今景洪)人。傣族。曾世襲車里宣慰使。1954年畢業于云南大學歷史系。歷任云南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中國民族語言學會理事。
-
刀國棟(1932-)
- 云南車里(今景洪)人。傣族。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委書記,云南省副省長。
-
陳時夏(?-1738)
- 云南元謀人??滴鹾笃谶M士。歷官湖北按察使、署江蘇巡撫、山東布政使。雍正中,先后疏請興舉蘇、松水利,浚治各河,在江南推行耗羨歸公、養廉銀制度。任直隸霸州營田觀察使,請修堤建閘,疏河開涵,行區田法等,皆得準。乾隆二年升內閣學士。次年卒。
-
智光
- 武定人。賜號“圓融妙慧凈覺弘濟輔國光范衍教灌頂廣善大國師”,洪武時,兩次奉命出使烏斯藏諸國。永樂時,復出使烏斯藏,迎尚師哈立麻。懂番國經,多翻譯闡釋。歷事六朝,寵冠群僧。
-
王錫袞
- 祿豐人。天啟二年(1622)進士。授檢討。崇禎中,歷禮部左、右侍郎,吏部尚書。多建言。唐王、永明王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皆不至。土酋沙定洲作亂,被俘至會城,借錫袞名上疏永明王,請用定州代黔國公鎮云南。錫袞大恨,訴上帝祈死。數日而卒。
-
刁安民(?-?)
- 辛亥革命騰越起義將領。
-
刀京版(1898-1966)
- 云南盈江人。傣族。曾任盈江干崖土司、瑞麗土司署代辦。建國后,歷任盈江縣縣長、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長、云南省第二屆政協副主席。
-
李彌(1902-1973)
- 又名炳仁。國民黨陸軍中將。云南省盈江縣(祖籍騰沖縣)人。1926年畢業于黃埔軍校第四期,后轉南京,任連長、團長、師長、司令等職。1954從泰國去臺灣。先后任國民大會代表、中央評議委員。
-
司拉山(1923-1980)
- 云南盈江人。原名木然勒山。景頗族。曾任隴川縣基督教傳教士。建國后,歷任隴川縣副縣長、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副州長、云南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
-
李根源(1879-1965)
- 騰越人。清末秀才。1904年赴日本東京振武學校學習。1905年參加同盟會。1908年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次年回國。曾任云南陸軍講武堂總辦。1911年武昌起義后,同蔡鍔等人在昆明舉兵響應,成立云南軍政府,任軍政部總長兼參議院院長、陸軍第二師師長兼國民軍總司令。1912年同盟會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后,任國民黨云南支部長、眾議院議長。1917年任陜西省省長。1918年參加護法斗爭,任孫中山軍政府駐粵滇軍總司令、廣州衛戍司令。后任北洋政府航空督辦、農商總長。1923年后離職閑居蘇州,與章太炎等人成立國學會,刻印《曲石叢書》。九一八事變后,從事抗日救國活動,曾參與營救救國會沈鈞儒、鄒韜奮等七君子,抗日戰爭時期,與馬相伯等組織老子軍,支援抗日軍隊。曾任云貴監察使??箲饎倮?,任國民黨政府國策顧問。建國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C
-
早樂東(?-?)
- 景頗族??褂⑶致缘膼蹏焦?。
男人在2021天堂线欧美成
页面访问升级亚洲色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