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大同市
居邊隅之要害,為京師之藩屏。
秦置平城縣,治今大同東北古城。東漢末治徙今代縣東平城堡。十六國還舊治。北魏孝武帝天興年間徙都平城,兼置司州。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遷都洛陽,改司州為恒州,兼置代郡。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州、郡俱廢。北劉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復置恒州,治今大同東3公里。北周廢恒州。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云州徙治今大同。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廢。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復置。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復名云州。
遼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建西京,升云州為大同府,兼置西京道。宋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入宋,改置云中府。尋入金,復為大同府,仍為西京,改西京道為西京路。后廢京號及大同府。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西京路為大同路,屬河東山西道。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改大同府,屬山西布政使司。二十九年分置冀北道,治大同府。清順治年間大同府治一度徙今陽高縣境,不久復還舊治??滴跛哪辏ü?665年)廢冀北道。1912年廢府。1914年置雁門道。1930年廢。1949年以城關區置大同市,屬察哈爾省。1952年復歸山西省。1970年降為雁北地區代管市。1972年復為省轄市。1993年撤銷雁北地區,部分縣劃歸大同市,成今境。
-
郵編:037008
區號:0352
華嚴寺上寺大雄寶殿金身如來佛像
云岡石窟第20窟大佛。這是云岡石窟中北魏石雕的代表作品。釋迦坐像高13.7米。
云岡石窟大門
云岡石窟第2窟
馬六孩小組創造了全國煤礦掘進最高紀錄(1952)
先進的生產者—國營大同煤礦工人,全國勞動模范馬六孩。
馬六孩(左)和組里的一位工人正在打眼。馬六孩領導的小組首先采用了“多孔道挖掘進循環作業法”,提高掘進效率一倍左右,創造了全國掘進的新紀錄。
大同水泥廠(1957)
年產48萬噸水泥的大同水泥廠,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幫助下,提前4個月建成生產。
要啥供應啥(1959)
山西大同礦區的同家梁商店,想盡各種辦法來為礦工服務,服務有項目有50多種,做到了要啥供應啥,啥時要啥時有。這是中央商業部部長程子華(右)來到井下供應商店詢問供應情況。
依靠工人訂計劃(1976)
礦山之夜。
工人、干部、技術人員在制定煤礦的生產規劃中,深入井下調查研究。
大同煤礦工人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一九七五年生產計劃超額完成。
大同煤礦工人試制成功綜合采煤機組,為實現提高煤礦產量的規劃創造了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