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寶雞市
周、秦發祥地—中華民族最早活動和定居的地區之一。
戰國秦置陳倉縣。秦屬內史。西漢屬右扶風。三國魏陳倉縣治徙陳倉故城。三國至晉屬撫風郡。后趙建平二年(331年)廢陳倉縣。前秦甘露元年(359年)于今市區東置苑川縣。西魏大統十六年(450年)苑川縣治徙陳倉故城并改名陳倉縣。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廢陳倉縣入洛邑縣,屬岐州。隋開皇元年(581年)岐州隨縣同時移治今鳳翔縣,三年罷郡存州,十八年復置陳倉縣;大業三年(607年)罷州,屬扶風郡。十年陳倉縣移治留谷城(今城區)。唐武德元年(618年)罷郡,屬岐州。天寶元年(742年)復罷州,屬扶風郡。至德元年(756年)改稱鳳翔郡,二年升鳳翔郡為鳳翔府;陳倉縣改名寶雞縣。金仍之。元屬陜西行省鳳翔府。明、清屬鳳翔府。
1913年撤銷鳳翔府存鳳翔縣。1949年7月析寶雞縣城郊設寶雞市。1953年6月寶雞市改由省直轄。1956年撤銷寶雞專區。1960年12月升寶雞市為省轄市。1961年降寶雞市為地轄市,復設寶雞專區。1966年寶雞市復改由省直轄。1969年改稱寶雞地區。1971年撤銷寶雞地區,升寶雞市為省轄市,原地區所轄各縣劃歸寶雞市。1978年再設寶雞地區,寶雞市仍為地級,歸寶雞地區領導。1980年撤銷寶雞地區,轄地歸寶雞市。
-
郵編:721000
區號:0917
(漢)青玉辟邪插座,1978年北郊漢墓出土。
(西周)青銅酒器,寶雞出土。
新寶雞(1976年)
寶雞市一角。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建成的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鐵路。
秦川機床廠生產的精密機床。這是工人正在測量新生產的機床齒輪的精度。
從寶雞到漢中的公路,經過改建,面貌一新。
今日寶雞貨車編組站。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投產的寶雞鋼管廠,依靠工人群眾進行技術改造,生產逐漸上升。
為職工們新建的住宅。
寶雞石油機械廠的新產品——五千米電驅動深井鉆機。
引渭灌溉(1978年)
寶雞峽引渭灌溉工程的渠道。
高原邊坡上的總干渠。
位于扶風縣的一座倒虹工程,鋼管內徑二米九,全長八百八十米。
采用機械施工,加快了工程進度。
在原坡修建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