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方特產
- 青海湖裸鯉
- 分布于青海湖水系中,為該省特產魚類,湟水河谷一帶居民稱之為湟魚。含多種維生素及蛋白質。除魚子有毒不得食外,其肉可鮮食,亦可加工成罐裝食品等。
- 西羌活
- 生長于腦山和海南州、海北州、玉樹州等均有分布。塊莖大,產量高,質量好。
- 青海綠色豌豆
- 又名蘇豌豆、綠色草原豌豆,因豆籽成熟時,葉綠素不消失,仍保持鮮綠顏色,故稱。青嫩時含糖量高,并含多種維生素,亦為制作罐頭食品與速凍加工的上等原料。
- 青海馬芽蠶豆
- 籽粒大而飽滿,形似馬牙,俗稱馬牙大豆。產于黃河、湟水谷地。營養豐富。食用味道鮮美,老熟蠶豆則做雜糧食用,并經煮、炒、炸后食之。亦可加工制成粉面、粉絲、糕點及各種色香味美的豆醬、醬菜、罐頭等制品。該豆種植始于明代末期,至今已達300余年。
- 青海蕨麻
- 塊根球形如果,食之營養豐富如人參,故別稱人參果、長壽果。有球型、蠶型、線型3種類型。球型及蠶型蕨麻主要分布于玉樹、果洛、黃南、海南等州縣,是珍貴的營養食品及良好的甜食輔料。線型蕨麻主要分布于東部農業區的川水、淺山地區的河灘、水渠邊潮濕地帶。其味苦且含淀粉物極少,不能食用,可作藥用及飼料。球型、蠶型蕨麻塊根加工為粉狀物后,可與酥油、曲拉混合制成點心,亦可用以熬粥、煮八寶飯,或直接充做主食,并可釀酒、熬糖等。蕨麻塊根性甘溫,養胃、利尿,藥用主治脾胃虛弱、浮腫等癥,有生津利痰、補血養氣之功效。
- 青貝母
- 野生,主要分布于玉樹、果洛、黃南等州縣。
- 青海麝香
- 主產于玉樹、囊謙、雜多、門源、互助等縣。馬麝與林麝分布于祁連山、東部黃河和湟水流域及東南部長江和瀾滄江流域。青海東南端的瑪柯柯林區為林麝的主要分布區。
- 青海秦艽
- 以皮色棕黃、獨根者為佳。味苦、辛,性平。具祛風濕、退虛熱、舒筋止痛之功效,主治風濕關節痛,骨蒸潮熱。小兒疳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癥。以黃南、果洛、玉樹等州為主產區。
- 水母雪蓮
- 藏藥名“玄果搜花”,野生于青海省玉樹、果洛、海南、海北等藏族自治州。
- 青海冬蟲夏草
- 主產于玉樹、果洛兩州,海北、海南州及東部腦山也有。
- 青海雪雞
- 全省各州縣山地均有分布。肉質細嫩,味鮮美,營養價值高,為少數民族民間常用藥,或煮食,或晾干,烤焦研細備用。具滋補、壯陽、祛風勝濕、通經活血之功效。治陽痿、遺精、婦女病、風濕性關節炎等癥。
- 清海鹿茸
- 分布于玉樹、果洛州及海北州的祁連縣。
- 西寧大黃
- 歷史上集中于西寧市分級、外銷,故名。質地堅硬,橫斷面黃棕色,顯顆粒性,微有油性。氣特殊,味苦而微澀。原植物多為野生,分布于東部山區和玉樹、果洛、黃南、海北各州高寒山區。
- 清海菜花蜜
- 又稱油菜蜜。主要分布于東部農業區及海北、海南等州。蜜質優良,色白或淺琥珀色,味清香。產品柔潤適口,甜而不膩,食用、藥用均宜。
- 青海酥油
- 為藏民的主要食品。
- 清海地毯
- 產于西寧市及湟中、互助、湟源等縣。采用西寧毛為原料,以其纖維粗長、彈性好、強力大、光澤佳,被公認為制毯的上等原料。圖案千姿百態、各有特色。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ㄉ直本┦?、美術式、彩花式、燕京式等多種。北京式地毯富于東方情調;美術式地毯吸收西歐宮廷的圖案風格。彩花式花卉形態,生動艷麗。燕京式地毯,清秀典雅。青海地毯堅韌耐磨,彈性良好,毯面豐滿,質地柔軟,色澤鮮艷。踩踏后,毛叢迅速恢復原狀,不致變形或塌陷;使用年代愈久,光澤愈亮。
西寧市
- 青海氆氌
- 為藏族人民以手工生產,作為衣料或裝飾的優質毛紡織品。系以西寧毛為原料。其緯密特大,制成藏袍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不為雨雪淋透,適應牧區多變的自然氣候。晴綸氆氌系以晴綸為原料,較毛花及棉紗氆氌的色澤鮮艷,堅固耐用,物美價廉,有取代毛、棉制品之勢。該產品源于印度,西漢時傳入中國。
- 青海長毛絨
- 曾稱?;⒔q,西寧市青海長毛絨廠生產。系以純西寧毛為原料,該毛為土種粗羊毛。其棉紗底板挺括堅牢;絨面絨毛整齊挺立而豐滿。保暖性好,為高貴的毛織品衣料,一般用于大衣、衣領、帽面,制成服裝能防寒保暖,輕巧柔軟,亦可作工業與裝飾使用。
馬牙蠶豆。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特產蕨菜、馬牙蠶豆。
塔爾鄉河州莊:產蠶豆馳名。
新莊鄉:馬牙蠶豆。
海東地區
平安縣
洪水泉回族鄉:境內石膏資源豐富。
樂都縣
- 樂都軟兒梨
- 產于大峽至老鴉峽間的樂都盆地。
- 樂都沙果
- 早在明代沙果樹已大量栽培,以石嘴子、上下寨子、河灘寨、柳樹彎等地最多。肉質細而沙,味甜。
以盛產沙果、花青、軟兒梨著名。土特產有發菜、蕨菜、玫瑰油等。
碾伯鎮、碾伯鎮下寨村:軟兒梨、沙果著名。
峰堆鄉:紅蒜著名。
湟中縣
- 青海藏族服飾品
- 主產于湟中縣佛教圣地塔爾寺。產品有銀盾、方牌、代環、奶勾等品種,均以質純、形薄、光亮、輕柔為特色,璀燦奪目,以作婦女服飾為主。上述飾品除美化服裝外,亦以顯示家庭富足情況,并作為傳統節日饋贈親友、結婚聘禮之用。產地銀匠云集,銀器制作已達數百年。
特產蕨菜、蠶豆。
魯沙爾鎮昂藏村:燒制琉璃瓦聞名。
丹麻鄉:特產“丹麻玉石”(亦稱昆侖彩石)。
大才回族鄉:磨刀石著名。
湟源縣
- 湟源陳醋
- 系以青梨、麩皮為原料,配以藥材等調味品,按傳統工藝釀成。本品制作技藝200多年前由山西傳入。
- 馬牙蠶豆
- 主產于波航鄉、大華鄉及大華鄉的池汗村、何家莊村。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
- 川口冬果梨
- 產于川口地區。果實呈圓至闊卵圓形,個大,果肉白色,質地稍粗而脆,汁漿豐沛,味甜而濃。初摘梨果,酸度較高,待貯后再食,風味甘香鮮美。極耐貯藏,可長途運輸。以生食為主。民間加糖煮熟后,放入葡萄干等果品,做成“熱冬果”,氣香味美,能驅寒止咳暖胃。
- 民和桃
- 主產于下川口地區,中川、官亭、馬場垣、甘溝、大莊等地都有栽培。有六月黃、大紅袍、二不楞、水桃等品種。
- 享堂西瓜
- 系沙田西瓜,因多以享堂為集散地而得名。主要有3個品系:花皮西瓜、黑皮西瓜;白皮西瓜。享堂西瓜的栽培,在明嘉靖年間即有記載?!段鲗幐m志》有“享堂之瓜不亞皋蘭”的記述。
- 民和杏
- 果肉多汁,味甜。果核平滑,核仁味甜或苦。以下川口地區杏產量集中,中川、官亭地區亦有。植杏歷史可追溯到明代??墒秤?,亦可榨油。
冬果梨、西瓜、“三紅”蘋果、花椒、核桃著名。有青?!肮瞎l”美稱。
川口鎮享堂村:享堂西瓜聞名省內。
核桃莊鄉:川水地區特產核桃。
中川鄉:“三紅”蘋果著名。
互助土族自治縣
特產白牦牛。
化隆回族自治縣
- 化隆酥梅梨
- 產于黃河沿岸的群科、甘都一帶。因味甜質酥,俗稱酥蜜梨、酥美梨,味酸甜,果汁多,貯后肉質變軟,有香味,生食或凍食均可。將果實凍藏、結冰,食時解凍,去皮,果肉已發酵軟化,食之酸甜、濃香。
“三紅”蘋果、酥梅梨聞名。
群科鎮:以冬果梨、酸梅梨、“三紅”蘋果聞名。
牙什尕鄉:“三紅”蘋果著名。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
- 循化線辣子
- 未熟果綠如瑪瑙,老熟后色似火紅,鮮艷奪目,味清香適口。當地農民將辣椒串置于房檐下晾干,色香不變,風味倍佳。
特產花椒、紅線辣椒、“三紅”蘋果聞名。
查汗都斯鄉:“三紅”蘋果、花椒、辣椒為名產。
查汗都斯鄉贊中莊村:“三紅”蘋果、花椒、辣椒聞名。
清水鄉阿媽岔村:周圍產花椒著名。
孟達鄉:周圍產露仁核桃、花椒、辣椒著名。
海北藏族自治州
名產有青海麝香膏,土產有祁連草原蘑菇。
海晏縣
野生藥用植物有柴胡、大黃、秦艽、黃芪、雪蓮等。
祁連縣
“阿力克馬”、草原黃蘑菇著稱。
峨堡鄉:草原黃蘑菇。
阿柔鄉:土特產“草原蘑菇”著名。
剛察縣
青海湖盛產裸鯉(俗稱湟魚)。
門源回族自治縣
“浩門馬”馳名,是全國優良馬種之一。
黃南藏族自治州
特產有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的“河曲馬”、澤庫縣的紫羔皮。
同仁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大黃、黃芪、雪蓮、黨參、秦艽、羌活、當歸等。
澤庫縣
紫羔皮為名產。
王家鄉:黑紫羔皮為名產。
尖扎縣
“三紅”蘋果、發菜著稱。
馬克唐鎮:產“三紅”蘋果、黃河大曲著稱。
馬克唐鎮勒見村、康楊鎮、康楊鎮河灘村、加讓鄉、昂拉鄉、昂拉鄉措加村、直崗拉卡鄉尕布村:“三紅”蘋果馳名。
直崗拉卡鄉:“三紅”蘋果和“軟果”馳名。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畜種有“河曲馬”,為我國三大名馬之一。
海南藏族自治州
青海湖盛產裸鯉(俗稱湟魚)。長把梨、大接杏、花椒聞名。
共和縣
藥用植物有大黃、甘草、黃芪、冬蟲夏草等。
同德縣
黑紫羔皮、“河曲馬”為名產。
貴德縣
- 貴德長把梨
- 以果柄長而得名。其味特甜,故又名甜梨。貴德長把梨分為厚皮、薄皮、花皮3種,以薄皮最優,果實較大。果肉成半溶質,有的出現“糖心”,味甜、芳香。性涼,能清熱潤肺,生津,消痰降火等。除生食外,還能制作梨脯、梨干,醋、酒。
- 貴德花椒
- 屬大紅袍品種,主要分布于河西、河東、河陰、尕讓鄉,尤以河西鄉的賀爾家村,尕讓鄉的阿什貢、松巴村所產為最佳。其栽培歷史已逾500余年。
貴德長把梨、大接杏、“三紅”蘋果、花椒、大蒜享有盛名。土特產有蕨麻、發菜、蘑菇等。
河陰鎮:“三紅”蘋果、“長把梨”馳名。
河西鄉上劉屯村:長把梨、紫皮大蒜馳名。
羅漢堂鄉:“郭密驢”以體大、耐寒、適應性強馳名。
興??h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大黃、秦艽、羌活、黃芪、雪蓮等。
貴南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大黃、秦艽、羌活、黨參、雪蓮等。
果洛藏族自治州
土特產品有蕨麻(人參果)、草原蘑菇等。
瑪沁縣
土特產品有蘑菇、蕨麻。雪山牌奶粉、咖喱牛肉干馳名。
班瑪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大黃、黃芪、青貝母、黨參、當歸、天南星、三七等。
甘德縣
產冬蟲夏草、大黃、青貝母、雪蓮、羌活、秦艽等中藥材。
達日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青貝母、大黃、當歸、羌活、秦艽、雪蓮等。
久治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大黃、青貝母、黃芪、當歸、秦艽、甘松、雪蓮、羌活等。
瑪多縣
玉樹藏族自治州
- 青海藏茵陳
- 以無雜質、無酶變、色澤鮮綠者為佳。味苦,性涼。具清肝利疸之功效,主治肝炎,黃疸型肝炎及膽囊炎等癥。主要分布于青海南、東部,以玉樹州為主。
玉樹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青貝母、大黃、雪蓮等。
雜多縣
土特產品有蕨麻、草原蘑菇等。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青貝母、大黃、藏茵陳等。
稱多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青貝母、大黃、羌活、雪蓮、黃芪等。
治多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知母、青貝母等。
囊謙縣
藥用植物有雪蓮、川貝、大黃、青貝母、黨參、黃芪、羌活等。
曲麻萊縣
藥用植物有冬蟲夏草、青貝母、雪蓮、秦艽、黃芪、大黃等。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德令哈市
特產枸杞、蘑菇。
格爾木市
大格勒鄉大格勒東村、新莊村:周圍所產紫皮大蒜聞名。
烏蘭縣
藥用植物有大黃、枸杞、鎖陽、羌活、黃芪等。
天峻縣
藥用植物有雪蓮、黃芪等。
都蘭縣
藥用植物有枸杞、黃芪、大黃、羌活、鎖陽、麻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