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鶴崗市
原為湯原縣轄境,1918年設興華煤礦。1920年改稱鶴立崗煤礦。1929年置興山鎮。1939年析湯原、蘿北2縣置鶴立縣。1946年設興山市,同年鶴立縣并入湯原縣,屬合江省。1949年設鶴崗市,屬松江省。1954年屬黑龍江省。1966年升省直轄市。
-
郵編:154100
區號:0468
糧食分拔證(壹百市斤 1969年)
鶴崗建筑工程公司,又新建兩座八米高爐。(1960年)
鶴崗人民公社工農商學兵,熱烈投入大搞煤炭的群眾運動。在縱橫二十平方公里的兩大露天煤礦的工地上,二十五天內,挖土70多萬立方米。(1959年)
鶴崗—礦工城(1954年)
鶴崗是我國東北北部的煤礦工業城市。煤礦職工及其家屬占全市人口的80%。
每天都有專人按時到礦井下檢查瓦斯量和風量,保證生產安全和礦工的健康。
1953年為新婚職工修建的宿舍。今年還要為職工們建筑14500多平方米面積的房屋。
礦區幼兒園的一部分孩子。礦區還為職工的子女們設立了保育院、小學和中學。
整個礦區自1950年起就全面地推行了機械化采煤法。南山礦教育坑包截組組長金洪文是個先進的截煤機手。
礦工們下班后要照3分鐘的太陽燈,以便消除職業病,保證身體的健康。這種新式的太陽燈,一次可照30個人。
老礦工孫好清,解放后帶頭積極勞動,曾先后7次被評為勞動英雄和勞動模范?,F在他是南山礦的副礦長。
趙元亨(左)是鶴崗煤礦機電總廠的車工,也是全國煤礦勞動模范,今年3月里被鶴崗市第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會選取為市人民政府委員。他正和市長張昆在研究市政工作。
礦工們都喜愛體育活動。在1253年鶴崗市全市運動會上,與山礦的安全模范薛萬江小組在參加拔河比賽。
東山豎井(1955年)
東北鶴崗煤礦東山豎井已在9月20日舉行移交生產典禮。這座豎井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由蘇聯政府幫助建設的27項煤礦企業之一,移交生產后,我國煤炭工業戰線上又增加了一支具有機械化、自動化裝備的生力軍。參加典禮的有我國煤炭工業部副部長徐達本、中國煤礦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金直夫、以扎布洛茨基同志為首的蘇聯政府代表團以及幫助我國建設的蘇聯專家們。
東北鶴崗礦務局的東山豎井,全部設備都是現代化的。它所生產的煤,由煤倉的溜載重60噸的車皮只要2分鐘就能裝滿。
井底的電機車把一列列煤車拉到井底車場。
從井底提升上來的煤,由皮帶運輸機送往鐵路煤倉。
裝有安全燈的井下中央變電所把流變成各種不同的電壓,輸送給各個生產部門。
曾在蘇聯學習的采煤班長劉樹功在操縱頓巴斯一型聯合采煤機。這種采煤機每分鐘可以把2噸多的煤采下來、打碎、并裝到運輸機械上。
東山豎井的地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