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貴州省
春秋戰國時東部為楚國黔中地,西部為夜郎等君長國。三國時分屬吳國荊州和蜀國益州。東晉咸康四年(338年)西境屬安州,八年改隸寧州。唐分屬黔中、劍南、嶺南3道。天寶中,西部隸屬南詔國,為爨氏管地。會昌二年(842年)建羅殿國(今貞豐)。五代隸屬于楚。北宋開寶七年(974年)矩州普貴入朝,宋廷敕書中有“唯爾貴州,遠在要荒”等語,貴州由此得名。宣和元年(1119年)改矩州為貴州。元分屬湖廣、四川、云南3行中書省。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析置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清康熙年間改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為貴州省,是為貴州建省之始。
- 人口:3,787萬
面積:17萬多平方公里
川黔鐵路(1957年)
中川黔公路大婁山上的“七十二灣”處,正準備開鑿川黔鐵路的涼風埡隧道。
川黔鐵路大婁山隧道正在日夜施工。
雷公山區修成了第一條公路(1957年)
貴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公山區修成了第一條公路。
貴州苗族的“龍船節”(1959年)
龍船節是貴州省東南部清水江一帶苗族同胞的盛大節日。每年陰歷5月24日到28日(當時已忙完插秧),沿河上下百里之間大小村寨的人,扶老攜幼聚集到施洞口的河壩上來共度佳節。
貴州省東南清水江帶苗族一年一度的龍船節。
安裝龍頭。
80歲的“鼓頭”姜應祥。
母親為女兒巧打扮。
“游方”。
小朋友出全付盛裝。
節日的河壩也是熱鬧的市集。
貴州省公路大增(1962年)
地處云貴高原的貴州省,解放以來修建了一萬三千多公里公路,目前全省公路數相當于1949年的六點八倍?,F在公路遍布在山區,這是貴州東南苗嶺山區新修的公路。
春到苗嶺(1967年)
醫療隊來了。貴州駐軍組織的支援巡回醫療隊在下鄉途中。
意氣風發積肥忙。
打秧田。響應毛主席、黨中央“抓革命,促生產”的偉大方針,掌握住大好時節,開始春耕。
貴州在高歌猛進(1967年)
貴州省革命委員會正在召開常委會議。
貴州革命人民向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發起了全面地總攻擊,并進行了大游行,誓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省軍區副政委、貴州省革命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再含同志在棉紡廠和工人一起勞動,共同研究解決革命與生產中的問題。
前貴州省省長李立同志是經受過考驗的革命領導干部,他被革命群眾推選為貴州省革命委員會的常務委員,他經常在農民和工人之間。這是他和惠水縣赤土人民公社漣水大隊的貧下中農一起討論糧食生產問題。
省革命委員會非常重視紅衛兵,副主任委員張明同志(右二)就經常到紅衛兵中間聽取并征求對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各種意見。
人民解放軍貴州省軍區的干部和戰士堅決響應毛主席發出的偉大號召,在積極支持了貴州省無產階級革命派的奪權斗爭以后,又組織了許多宣傳隊,到工廠宣傳毛澤東思想,使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和黨的方針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苗嶺山區的各族人民無限熱愛毛主席,他們舉起毛主席語錄高呼: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
干活之前,社員們集體學習毛主席語錄。
貴州大學中文系64年級召開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講用會。
解放軍某部汽車連戰士,在學習了毛主席著作之后,自動組織了一個農具修理組,為貧下中農農社修理農具。
人民解放軍戰士和社員一起讀“中共中央給全國農村人民公社貧下中農和各級干部的信?!?/p>
既向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開火,也向自己頭腦中的“私”字開火,邊學毛主席著作邊作戰斗,大字報是進行戰斗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栗木人民公社臨時生產領導小組,一成立,便發揮了積極作。這是領導小組的成員帶頭勞動。
布依族生產隊長羅孝英。
花溪人民公社廣大貧下中農社員,在春耕活動中,主動挑起生產重擔,加強小麥管理。
人民解放軍某部干部和戰士,擔肥下鄉,支援春耕生產。
貴州柴油機廠“抓革命,促生產”取得了很大勝利,超額完成第一季度生產計劃,這是他們向省革命委員會報喜。
革命闖將邱學文,是貴州棉紡織廠革命委員會委員,既是領導者,又是不脫離生產的工人。
貴州柴油機廠頭三個月生產的柴油機就等于去年全年產量的一半。
黔南通用機械廠生產出大批適合山區和平原使用的農用水輪泵。
解放軍同志來到車間,和工人一起商量革命和生產問題。
千支援、萬支援,送來毛澤東思想是最大的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貴州省某部組織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在下廠、下鄉途中。
貴州蠟染(1978年)
蠟染產品。
布依族婦女在漂洗蠟染花布。
苗族婦女在繪制自己喜愛的服飾花紋的蠟板。
布依族姑娘妹瑪(左)和妹娥都是民間蠟染巧手。
安順市蠟染廠的一個車間。